Friday, August 10, 2012

破碎的交響樂之夢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2

也許有人質疑為甚麼要成立這樣昂貴,又大馬人偏少的交響樂團,因為交響樂團成立當初的宗旨是為了把世界級的音樂帶給馬國。之所以昂貴,是因為招募世界各國的一流樂手,必須符合國際市場價值,所以比照國際間的價碼,樂手的月薪都以美元為準,有四至六千美金左右。

那為甚麼不用大馬人呢?非常抱歉的說,也許成立之初,馬國並沒有多少學交響樂的音樂家符合國際水準而能甄試入該交響樂團。至於為甚麼薪水要比照國際水準?這就是國際重視音樂家,與馬國一般民眾對音樂藝術認知不一樣的地方。西方把藝術,音樂看作生活,娛樂,思想層次,性格磨練重要的一門學問,技術,甚至是哲學的一項藝術。音樂家需要花一輩子,從幼兒到老去,犧牲玩樂的時間練習,犧牲週末,娛樂買票入場的觀眾,所以音樂才會在西方成為義務教育,人民懂得如何欣賞音樂藝術。如果用金錢衡量服了一輩子努力的藝術家,是不公平的,況且這些國外藝術家,因為這個交響樂團,有的舉家來馬,在馬落地生根,有的甚至十年未歸,因為孩子在這裡長大,有的更是因為太太是團裡的樂手,拋棄自己原本的工作,來到馬國,成了家庭主'夫'。

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他們嗎?沒錯,也許完全沒有接觸西洋音樂的你或他,覺得八杆子跟你扯不上邊,但是馬國人有一批默默學習古典音樂的學生,在首都為數不多的幾間大學學習,這個樂團除了是本國最好的交響樂團外,跟被國際認可為亞洲頂尖之一,這麼尊貴的交響樂團,有能力表演唯有在維也納,德國,美國,英國,法國等或是其他國際大都市,音樂強盛的區域裡的交響樂團才有能力演奏的交響曲目,在這裡就學的學子得享國際水準的演奏是多麼的難得。而且你們知道嗎?公眾券50元,學生卷30元,這是國際間難得的價錢,想想一張商業流行歌曲演唱會,最低票價是多少錢?

你知道他們除了演奏外,還教育馬來西亞的年輕人嗎?也許一對一教學,他們有收取額外的費用外,他們訓練100%均是大馬人的青少年交響樂團,不收那些成員一分一毫外,還有定時公開演出,也有部分交響樂團團員(外國人)自掏腰包訓練管樂小組,和弦樂小組,不予餘力的教育本國的下一代音樂人才,這才是我國最需要他們的地方。

如果你覺得交響樂不重要,那請你想象,所有的流行音樂專輯沒有了配樂,請你想象迪士尼電影,魔戒,所有卡司強大的電影沒有了交響樂團的配樂,還有廣告,電視,沒有人會樂器的可怕景象,你就知道,音樂多重要。

馬國就是音樂文化薄弱,才需要頂尖人才的注入,看似代價沈重,可他不僅僅是每個週末幾場音樂會就拍拍屁股了事,他更是維繫這個國家音樂文化重要的來源。我們遣散,不好好的對待這些外來的人才,原本全世界從看好大馬的頂尖樂團,卻由於馬國的所謂'新管理層'的無知,馬國人民的無感,對音樂的漠視才發展成被全世界的杯葛。

也許那些不被善待的樂手離開了這裡,但是因為他們本是高超的音樂家,很快就有別的樂團接納他們,但我們換來甚麼?我們換來國際間的笑話,我們喪失了頂尖樂手的音樂,我們或許讓未來幾代的年輕學子喪失學習的機會。如果這就是我們想要的馬國文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