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政壇和娛樂圈絕對需要人氣,那人氣從哪來?如果是娛樂圈,除了長相,若論歌手,要有精湛歌喉,舞台魅力,還要對歌迷客氣疼惜,才有唱片公司簽你,聽眾買你的唱片,狗仔才願意跟你。論演員,除了演技幹練,刻劃角色生動,私底下也要做足功課,從環境,歷史,文化,心理,進入角色,對劇組恭敬,對導演客氣,才有戲約找你,觀眾看你。論主持人,口才,機智,引導節目流程外,還要時時關心時事,娛樂圈新聞,還要了解來賓的背景,觀眾的口味,才有節目製作公司請你,收視率保證你。
政壇,談甚麼?政治講國家大方向,講資源分配,講人力運用,講管理建設,講愛國愛民
周美芬:'林冠英的人氣節節上升,得來似乎全不費功夫。'?
我不敢説自己多瞭解林冠英,各大報章媒體報道就可知,林冠英口述還主於民,不分種族,做不好我下台。面對兩度全球金融危機,還可吸引外資把賓州轉虧為盈,部內若有閃忽職守馬上紀律對付。實施全島環保響應全球暖化對世界沿海城市威脅的行動。不久又推行環島無線上網服務,還對退休弱勢關懷有加。阿真是不費功夫!
周美芬又説:'阿Jib哥臨危受命,接掌一個遭逢巨大打擊後的國陣,領導才華未顯已繼承了人民許多的不滿,因此他的人氣必須從奮鬥中來。'
我也從媒體報道看看,阿jib哥領導的政府,50幾年不變,巫統繼續幫馬來人,馬華自己照顧華人,國大黨管好你的印度人,創造可愛可敬的'一個馬來西亞'口號,可前鋒報,土權組織多次挑起他族情緒,到部長派白包,政府學校校長教師:'回中國啦'言論,都相安無事。一邊廂恐嚇華裔不要投給'斷肢法'的回教黨,可又公開擁抱回教黨,'歡迎加入國陣'。還前些日子公開,泰裔也成了憲法沒有包括其中的土著,十足'一個'馬來西亞。
一上台推行個甚麼百層摩天大樓,消費稅上漲,一邊浪費國庫的計劃,一邊加重人民負擔的政策,富人不痛不癢,窮人越來越窮,國債高抬。甚有挪用公積金人民血汗錢,多個部長出言不遜,貪污,犯錯被媒體踩爆,不是堅持到最後一刻不道歉,還提醒大眾媒體不要繼續挑起課題。潛艇可愛的買貴了,軍機買貴了,不是貪腐,是買貴而已。jib哥2009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承諾,馬來西亞減碳40%目標,稀土場未旬當地居民意見,也為給出如果'萬一'發生的善後處理機制,邊加蘭的煉油廠問題,我們的大眾交通還是一樣爛,巴士誤點,ktm誤點嚴重,只是變相鼓勵人民購車,如何達減碳目標?減碳政策是甚麼?講到汽車,人民更不解自家產車,卻買的比外國貴。阿~實在激昂的奮鬥A老百姓的金錢,搞老百姓的精神。
周美芬又言,
''民聯有人涉嫌貪污,人們說:“樹大難免有枯枝”;國陣有人涉嫌貪污,人們則說:“天下烏鴉一般黑。”
民聯有領袖發表敏感言論,民聯領袖可以輕易切割,因為他們不代表民聯;另一邊廂,只要土權的依布拉欣阿里胡言亂語,阿Jib哥難逃“縱容”之罪。''
的樹大難免有枯枝論,人民為民聯開脫,只針對國陣政府的極端思維。我實在納悶,國陣連續執政50年,照理,資源人力經濟掌握一手,從308到現在為甚麼選的這樣辛苦?馬華還向華人喊話,用對老婆的眼光看國陣,用情人眼光看民聯!這種我很爛,對方好不到哪去,所以選我的'樹大難免有枯枝論'盡然出自手握資源的執政黨,這種笑話除了馬來西亞,還有哪個國家有那麼厚顏無恥的執政黨?一個好的執政者,不是應該讓人民相信,發現錯誤立即糾正,而是負氣的把對方降到自己的層次,擺爛讓你二選一進退兩難的執政政府嗎?
這難道是人氣問題?而不是怎樣贏得人氣的根本問題嗎?只談現象,不談原因是多可怕的事呀,甲殺乙就是錯嗎?你會說殺人就是錯的。如果我們追究出原因,乙是作惡多端,窮凶極惡,甲是授法權的執行者,整個意義就變調了。
我不捧民聯,更不捧執政政黨,當誰擁有更多資源,權利,我們應給與更多監督,一個好的政黨是給人民大方向,廉潔,創造財富,公平分配的政黨,不是互相比爛,用民萃塘塞的政黨,其實做得好誰願意換你呢?
Thursday, April 26, 2012
Thursday, April 19, 2012
到底怎樣'慢'?
我想不管是音樂老師,音樂學生,接觸樂理時,總有個章節讓我們頭痛,如果按照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分級樂理考試,各級(一到五級)末了就會來到這個學生唾棄,可在音樂演奏起莫大做用,成了音樂靈魂的照明燈的音樂演奏記號(musical performance directions)。
音樂演奏家,演唱家在音樂上有兩層工作,一個是翻譯(translation),把譜子上的'紀錄'變成'聲音'的過程,另一個是詮釋(interpretation), 聲音賦予意義,從單純的聲音變成樂音的過程,缺一不可,如果把聲音比作樣子,詮釋比作靈魂,這才是完整的音樂。
當然音樂家練習的過程是漫長的,如果我比喻,演奏或演唱'技巧'是是翻譯工作趨向完美的條件,他是音樂形體的架構;'理解' 包括閱讀的歷史,作者的瞭解,文化的底藴,情感的想象或經歷,是詮釋工作最重要的根據,他是音樂的靈魂。
我把樂譜比作一個設計圖,演奏家是工程師,譜子的各個音符,和弦,節奏得靠高深的翻譯技巧完成大大小小,由簡入繁的建造,除了上述談的詮釋理解的注入外,譜子上往往起著這條詮釋入口照明的小燈,我想就是音樂演奏記號了。
音樂演奏記號有多少種呢?
1)速度記號 -tempo(eg.allegro,andante,moderato)
2)聲量記號 -dynamics(eg.forte, piano, sforzando)
3)聲效記號 -articulations(eg.legato,staccato,semi staccato )
4)情緒記號 -moods(eg.dolce,cantabile,animato)
5)技術記號 -technique(eg.acciaccatura, pizzicato, una corda)
6)輔助記號 -musical expression(eg.molto,piu,poco)
等等, 當然裡面還可以細分,如Tempo還可以分成
1)基本速度記號 (eg.allegro, lento, presto)
2)變速記號 (eg.accelerando, ritardando, rallentando)
3)混合(情緒形或輔助形)速度記號(eg.agitato, marcato, alla breve, sostenuto)
當然別種演奏記號,也可以分的很細,但這裡要談的是一直困擾我的兩個記號,rall.和rit.
一看到rall.想必大家就會聯想Rallentando,就是放慢,把拍子放慢,getting slower。
那rit.呢?也許你想還用問?rit.指Ritardando, 也是放慢,getting slower呀!到這裡也許有些人不贊同了,説Rallentando是gradually(漸漸地), Ritardando是suddenly(突然的),真是這樣嗎?
其實大家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rit.可譯做Ritardando, 也可作Ritenuto, 喔,真是雪上加霜,讓這個'慢'變得那麼複雜。我們先來看看音樂詞典的解釋
Rallentando,
a directive to perform a certain passage of a composition with a gradual slowing of the tempo.
Ritardando,
A directive to perform a certain passage of a composition with a retard in the tempo, to gradually delay the tempo
Ritenuto,
A directive to perform a certain passage of a composition with a slowing of the tempo more suddenly and extremely than a Ritartando
-摘自Virgina tech Multimedia Music Dictionaty
我們看看另一本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usic,牛津簡明音樂辭典中文本第四版
Rallentando 意為逐漸慢下來,樂譜上縮寫為rall,同ritardando
Ritardando 意為放慢,放慢的,既逐漸慢(同rallentando )縮寫為rit.
Ritenuto 意為突慢,既立即放慢而不是逐漸地幔。有時縮寫為rit.或riten.
如果根據以上兩種版本詞典的解釋,我們可以斷定只有Ritenuto 是不一樣的,是突然地放慢,而rallentando和ritardando似乎沒有甚麼差別,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説ritardando是突慢是錯的,但是這裡我們遇到兩個問題,rallentando跟ritardando沒差嗎?rit.甚麼時候是ritardando,甚麼時候是ritenuto?
作曲家Jacob de Haan(作品"Ross Roy", "Oregon")的解釋,
"rallentando意為漸慢,ritardando 同樣為漸慢,ritenuto則為突慢,我想大家比較搞混的是rit.甚麼時候因做ritard.甚麼時候為riten.個人認為如果rall.和rit.同時在一個作品出現,我就把rit.當ritenuto做突慢。"
Jacob 的定義顯然跟辭典一樣,甚至給出了rit.究竟是ritard.還是riten.的解決方案。這樣就沒有了嗎?rall.跟ritard.真的沒有差別嗎?
網路上還有一些說法,認為rall.雖然在拍子放慢,但是音樂的緊張(intensity)不放鬆,而ritardando則在釋放音樂動能,如滾動的皮球開始變慢,失去緊張。但也有的持相反意見,認為rall.才是失去動能的因為常常作曲家把rall.與diminuendo放在一起的幾率大得多。真叫人混亂對不對?
最後我們只好追根究底的把這些記號的意大利原文字根翻出來,
Wiktionary解釋
Rallentare- to slow down, to decelerate, to reduce the speed, to slacken, to curb
Ritardare- to delay, defer or hold up
Ritenere - to hold back, hold down, to stop, to retain
Babylon 9 translator的解釋
Rallantare -slow down, reduce speed, slacken, slow, die down, decelerate, check, put back
Ritardare - be late, wait, retard, lag, stay, lose, delay, set back, defer, put off
Ritenere - retain, consider
Oxford Italian mini dictionary的解釋
Rallentare - slow down, slacken
Ritardare- be late, be slow, delay, slow down, postpone
Ritenere - retain, deduct
很明顯的只有rallentare.在各家字典用到slacken(鬆懈),甚至Babylon translator 9 用到die down(逝去)一詞,而ritardare只是放慢,變慢只有Babylon translator用了一個模糊的詞lose(失去,丟失)一詞,而wiktionary 用了個hold up(托起)。至於ritenere的解釋就很明確,retain(保留), hold back/down(制止,鱉住),to stop(停止)。
如果綜合起來,我們可以知道rallentando是漸慢,而且放鬆的,慢慢逝去的,而ritardando也是漸慢,但是只是速度的放慢而無關鬆緊,ritenuto就無疑是突慢了。一般情況下rit.讀ritardando,不讀ritenuto,除非rall.與rit.同時出現。
那如果作曲家要rall.和ritardando同時出現呢?那就注明清楚,所以如果真正了解這些差別的作曲家,是會注明區分的,如果你是作曲家在閱讀這篇文章,那就拜託不要把rallentando和ritardando搞混,寫出個rall. cresc. 或者是ritard,riten.不分的亂亂來個rallentando和ritardando大集合,這裡隨意rall.那裡rit.因而造成演奏家霧裡看花,對字根的意思搞得糊裡糊塗。
阿,只是個放'慢'都那麼多學問,接近海裡尋沙的各種演奏記號,真要分別清楚談何容易,祝願哪天可以整理所有爭議字眼在跟大家討論。還有讀完了是不是該給個'贊'?感謝。
音樂演奏家,演唱家在音樂上有兩層工作,一個是翻譯(translation),把譜子上的'紀錄'變成'聲音'的過程,另一個是詮釋(interpretation), 聲音賦予意義,從單純的聲音變成樂音的過程,缺一不可,如果把聲音比作樣子,詮釋比作靈魂,這才是完整的音樂。
當然音樂家練習的過程是漫長的,如果我比喻,演奏或演唱'技巧'是是翻譯工作趨向完美的條件,他是音樂形體的架構;'理解' 包括閱讀的歷史,作者的瞭解,文化的底藴,情感的想象或經歷,是詮釋工作最重要的根據,他是音樂的靈魂。
我把樂譜比作一個設計圖,演奏家是工程師,譜子的各個音符,和弦,節奏得靠高深的翻譯技巧完成大大小小,由簡入繁的建造,除了上述談的詮釋理解的注入外,譜子上往往起著這條詮釋入口照明的小燈,我想就是音樂演奏記號了。
音樂演奏記號有多少種呢?
1)速度記號 -tempo(eg.allegro,andante,moderato)
2)聲量記號 -dynamics(eg.forte, piano, sforzando)
3)聲效記號 -articulations(eg.legato,staccato,semi staccato )
4)情緒記號 -moods(eg.dolce,cantabile,animato)
5)技術記號 -technique(eg.acciaccatura, pizzicato, una corda)
6)輔助記號 -musical expression(eg.molto,piu,poco)
等等, 當然裡面還可以細分,如Tempo還可以分成
1)基本速度記號 (eg.allegro, lento, presto)
2)變速記號 (eg.accelerando, ritardando, rallentando)
3)混合(情緒形或輔助形)速度記號(eg.agitato, marcato, alla breve, sostenuto)
當然別種演奏記號,也可以分的很細,但這裡要談的是一直困擾我的兩個記號,rall.和rit.
一看到rall.想必大家就會聯想Rallentando,就是放慢,把拍子放慢,getting slower。
那rit.呢?也許你想還用問?rit.指Ritardando, 也是放慢,getting slower呀!到這裡也許有些人不贊同了,説Rallentando是gradually(漸漸地), Ritardando是suddenly(突然的),真是這樣嗎?
其實大家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rit.可譯做Ritardando, 也可作Ritenuto, 喔,真是雪上加霜,讓這個'慢'變得那麼複雜。我們先來看看音樂詞典的解釋
Rallentando,
a directive to perform a certain passage of a composition with a gradual slowing of the tempo.
Ritardando,
A directive to perform a certain passage of a composition with a retard in the tempo, to gradually delay the tempo
Ritenuto,
A directive to perform a certain passage of a composition with a slowing of the tempo more suddenly and extremely than a Ritartando
-摘自Virgina tech Multimedia Music Dictionaty
我們看看另一本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usic,牛津簡明音樂辭典中文本第四版
Rallentando 意為逐漸慢下來,樂譜上縮寫為rall,同ritardando
Ritardando 意為放慢,放慢的,既逐漸慢(同rallentando )縮寫為rit.
Ritenuto 意為突慢,既立即放慢而不是逐漸地幔。有時縮寫為rit.或riten.
如果根據以上兩種版本詞典的解釋,我們可以斷定只有Ritenuto 是不一樣的,是突然地放慢,而rallentando和ritardando似乎沒有甚麼差別,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説ritardando是突慢是錯的,但是這裡我們遇到兩個問題,rallentando跟ritardando沒差嗎?rit.甚麼時候是ritardando,甚麼時候是ritenuto?
作曲家Jacob de Haan(作品"Ross Roy", "Oregon")的解釋,
"rallentando意為漸慢,ritardando 同樣為漸慢,ritenuto則為突慢,我想大家比較搞混的是rit.甚麼時候因做ritard.甚麼時候為riten.個人認為如果rall.和rit.同時在一個作品出現,我就把rit.當ritenuto做突慢。"
Jacob 的定義顯然跟辭典一樣,甚至給出了rit.究竟是ritard.還是riten.的解決方案。這樣就沒有了嗎?rall.跟ritard.真的沒有差別嗎?
網路上還有一些說法,認為rall.雖然在拍子放慢,但是音樂的緊張(intensity)不放鬆,而ritardando則在釋放音樂動能,如滾動的皮球開始變慢,失去緊張。但也有的持相反意見,認為rall.才是失去動能的因為常常作曲家把rall.與diminuendo放在一起的幾率大得多。真叫人混亂對不對?
最後我們只好追根究底的把這些記號的意大利原文字根翻出來,
Wiktionary解釋
Rallentare- to slow down, to decelerate, to reduce the speed, to slacken, to curb
Ritardare- to delay, defer or hold up
Ritenere - to hold back, hold down, to stop, to retain
Babylon 9 translator的解釋
Rallantare -slow down, reduce speed, slacken, slow, die down, decelerate, check, put back
Ritardare - be late, wait, retard, lag, stay, lose, delay, set back, defer, put off
Ritenere - retain, consider
Oxford Italian mini dictionary的解釋
Rallentare - slow down, slacken
Ritardare- be late, be slow, delay, slow down, postpone
Ritenere - retain, deduct
很明顯的只有rallentare.在各家字典用到slacken(鬆懈),甚至Babylon translator 9 用到die down(逝去)一詞,而ritardare只是放慢,變慢只有Babylon translator用了一個模糊的詞lose(失去,丟失)一詞,而wiktionary 用了個hold up(托起)。至於ritenere的解釋就很明確,retain(保留), hold back/down(制止,鱉住),to stop(停止)。
如果綜合起來,我們可以知道rallentando是漸慢,而且放鬆的,慢慢逝去的,而ritardando也是漸慢,但是只是速度的放慢而無關鬆緊,ritenuto就無疑是突慢了。一般情況下rit.讀ritardando,不讀ritenuto,除非rall.與rit.同時出現。
那如果作曲家要rall.和ritardando同時出現呢?那就注明清楚,所以如果真正了解這些差別的作曲家,是會注明區分的,如果你是作曲家在閱讀這篇文章,那就拜託不要把rallentando和ritardando搞混,寫出個rall. cresc. 或者是ritard,riten.不分的亂亂來個rallentando和ritardando大集合,這裡隨意rall.那裡rit.因而造成演奏家霧裡看花,對字根的意思搞得糊裡糊塗。
阿,只是個放'慢'都那麼多學問,接近海裡尋沙的各種演奏記號,真要分別清楚談何容易,祝願哪天可以整理所有爭議字眼在跟大家討論。還有讀完了是不是該給個'贊'?感謝。
Tuesday, April 17, 2012
我們的故事
每一次上課就讓我抽離現實,唱歌讓我感覺自己,聆聽自己,我可以分一點時間給自己,自從寫稿開始以來,要做經濟功課,政治功課,法律功課,環境安全功課,音樂學功課,雖然進度不快,但是當我一頁一頁的搜索,瞭解一點一點,綜合起來,世界表象看似平靜的背後,我們的方向卻越明顯的往毀滅的方向一步一步前進。
基督徒相信世紀末了是世代終結,不是世界末日,佛教徒相信六道輪回,貪嗔痴帶來各種災難。經濟史歷歷在目的讓我們看見玩弄經濟的人如何自肥,然後不是造成幾個人餓肚子的問題而已,他是世界上,沒幾秒鐘就有人因飢餓而死亡的冷冰冰的數字。政治學裡頭,有多少政治領袖,為了穩住政權,掩蓋無能腐敗,用民粹的安慰劑,而不管國家正義,大方向的使人民與國際脫節,被騙,肥了那些政客,餓死了自己的人民,變相的剝削自由人權。
除了上述的這些我們面臨的利益問題,而引伸的是暖化危機,我不知道大家對'危機'這兩個字的感觸多深,我能做的不過是一直搜集數據,瞭解整個大環境,發發稿提醒大家不要被騙,也不要成了歷史的幫兇。能期待的只是,多一些人看見我們的存亡方向,然後慢慢搖醒左鄰右舍,我們需要節制,這個節制不是為了甚麼,只是為了地球我們的家,不會因為一場感冒而把我們像噴嚏一樣,趕出生態鏈外,也許幾個世代後,博物館呈現的不再是恐龍化石,而是一群老師學生用你我陌生的語言交流,
老師:這就是兩億年前滅亡的人類。
學生:老師他們是怎樣滅亡的?
老師:根據考古學發現,這一代的人類很笨,雖然同一層裡能夠發現人類會運用各種資源,但是他們因濫用,最後因為極端氣候而滅亡。他們掏盡各種物資,製造億年不朽的垃圾,你們看這就是在一些地層發現的一些石油製成品(塑料),可想而知他們大量燃燒,以獲取能源。但是碳氫化合物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證據就是一億九千多萬年前永久冰川內的空氣裡,二氧化碳含量是高得嚇人呢!
學生:所以說,地球史上唯一自我毀滅的物種是人類咯?
老師:對,可以這樣說。
老師帶領著學生走過,櫥窗裡化石依舊,只述說愚蠢的故事。
基督徒相信世紀末了是世代終結,不是世界末日,佛教徒相信六道輪回,貪嗔痴帶來各種災難。經濟史歷歷在目的讓我們看見玩弄經濟的人如何自肥,然後不是造成幾個人餓肚子的問題而已,他是世界上,沒幾秒鐘就有人因飢餓而死亡的冷冰冰的數字。政治學裡頭,有多少政治領袖,為了穩住政權,掩蓋無能腐敗,用民粹的安慰劑,而不管國家正義,大方向的使人民與國際脫節,被騙,肥了那些政客,餓死了自己的人民,變相的剝削自由人權。
除了上述的這些我們面臨的利益問題,而引伸的是暖化危機,我不知道大家對'危機'這兩個字的感觸多深,我能做的不過是一直搜集數據,瞭解整個大環境,發發稿提醒大家不要被騙,也不要成了歷史的幫兇。能期待的只是,多一些人看見我們的存亡方向,然後慢慢搖醒左鄰右舍,我們需要節制,這個節制不是為了甚麼,只是為了地球我們的家,不會因為一場感冒而把我們像噴嚏一樣,趕出生態鏈外,也許幾個世代後,博物館呈現的不再是恐龍化石,而是一群老師學生用你我陌生的語言交流,
老師:這就是兩億年前滅亡的人類。
學生:老師他們是怎樣滅亡的?
老師:根據考古學發現,這一代的人類很笨,雖然同一層裡能夠發現人類會運用各種資源,但是他們因濫用,最後因為極端氣候而滅亡。他們掏盡各種物資,製造億年不朽的垃圾,你們看這就是在一些地層發現的一些石油製成品(塑料),可想而知他們大量燃燒,以獲取能源。但是碳氫化合物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證據就是一億九千多萬年前永久冰川內的空氣裡,二氧化碳含量是高得嚇人呢!
學生:所以說,地球史上唯一自我毀滅的物種是人類咯?
老師:對,可以這樣說。
老師帶領著學生走過,櫥窗裡化石依舊,只述說愚蠢的故事。
Thursday, April 12, 2012
暖化危機
若干年前,科學家們發現臭氧層破洞,到冰山溶化,全球永久積雪區溶雪,逐步發現溫室效應,科學家呼籲各國政府針對全球暖化,及其帶來的設想結果,制訂應對方針,好不容易1997年各國首腦積聚日本簽訂了低標準的《京都議定書》(1992年通過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的補充條款)。在減排與工業經濟的衝突之下,克林頓領導下美國國會不提交議案,減排無法生效,小布什繼任後,由於自己石油企業背景,不僅拒絕減排協定,索性2001年宣佈推出協議,是以美國為首的議定書如同廢紙。
幾經波折哥本哈根氣候大會2009,闊別議定書12年後(浪費的12年後), 所有氣候,地質科學家,環保團體抱著期望,期望這些出席大會的世界各國領袖認知全球暖化的急迫性,希望世界各國尤其工業大國對減碳達致相對承諾,中國成了總矢所指,由於現在全球碳排放總量,中國佔近4分一,排碳世界第一,全世界要求中國大幅削減,因為中國排碳量總量確實驚人,但是國際追究的責任標準是人均排碳量,若論總量美國也好不到哪去排第二,也佔近20%,但論人均排放美國超越中國近四倍,其他發達國家在人均排放也不落人後,會議爭論兩天,卡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與發達國家沒有施予經濟技術援助之間,由於幾度經濟危機(特別是2008雷曼兄弟倒閉),各國經濟均挾持減排努力,互不讓步,最後只達成未來全球氣溫不能升高超過2度c,實際目標達不達成另當別論的共識。
近來暖化的影響不是我們想象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不是的,極端氣候一直在這十年來越來越嚴重,各地乾旱(雲南昆明連續三年大旱),水災(最讓人深刻,泰國曼谷),季候錯亂(夏末乾旱提前至初春如英國約克郡),龍捲風肆虐(美國德州一周13起)等,這些極端氣候不是下下雨,放放晴,是摧毀無數城鎮,奪取若干人命的沈痛。如果繼續放任,首當其衝,所有靠海港城均受海平面上漲的威脅,洋流改變冷暖流不再規律,氣候會顯得更無情不可預測。
很無奈的,全球暖化被經濟挾持,沒有甚麼國家願意因為減排而讓經濟受損,一個指你排碳總量過高,一個指你人數那麼少卻浪費能源,相對需求過多而過度開發的人均排碳過高,可是卻沒有人告訴我們,他們如何實行減排,如何切中要害,如何讓大家覺醒,就是因為我們過渡的浪費能源與資源,貪圖所有的方便與金錢,才會無盡的排放溫室氣體,又被貪婪的政商玩弄經濟又不願受虧損(原本就不應得)的把所有地球人陪葬在他們或無知的我們的貪婪裡。
唯一知曉的是,就算所有地球上的動植物真的在這場大自然角力中倒下,地球也只是病了一場後繼續繞著太阳轉,只是可憐那無辜被我們拖累,別的生物。我們是選擇注定被大自然唾棄的方向,還是關心這發燒了的地球呢?如果你關心地球,我們的家,任何環保努力,都是一分努力。
幾經波折哥本哈根氣候大會2009,闊別議定書12年後(浪費的12年後), 所有氣候,地質科學家,環保團體抱著期望,期望這些出席大會的世界各國領袖認知全球暖化的急迫性,希望世界各國尤其工業大國對減碳達致相對承諾,中國成了總矢所指,由於現在全球碳排放總量,中國佔近4分一,排碳世界第一,全世界要求中國大幅削減,因為中國排碳量總量確實驚人,但是國際追究的責任標準是人均排碳量,若論總量美國也好不到哪去排第二,也佔近20%,但論人均排放美國超越中國近四倍,其他發達國家在人均排放也不落人後,會議爭論兩天,卡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與發達國家沒有施予經濟技術援助之間,由於幾度經濟危機(特別是2008雷曼兄弟倒閉),各國經濟均挾持減排努力,互不讓步,最後只達成未來全球氣溫不能升高超過2度c,實際目標達不達成另當別論的共識。
近來暖化的影響不是我們想象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不是的,極端氣候一直在這十年來越來越嚴重,各地乾旱(雲南昆明連續三年大旱),水災(最讓人深刻,泰國曼谷),季候錯亂(夏末乾旱提前至初春如英國約克郡),龍捲風肆虐(美國德州一周13起)等,這些極端氣候不是下下雨,放放晴,是摧毀無數城鎮,奪取若干人命的沈痛。如果繼續放任,首當其衝,所有靠海港城均受海平面上漲的威脅,洋流改變冷暖流不再規律,氣候會顯得更無情不可預測。
很無奈的,全球暖化被經濟挾持,沒有甚麼國家願意因為減排而讓經濟受損,一個指你排碳總量過高,一個指你人數那麼少卻浪費能源,相對需求過多而過度開發的人均排碳過高,可是卻沒有人告訴我們,他們如何實行減排,如何切中要害,如何讓大家覺醒,就是因為我們過渡的浪費能源與資源,貪圖所有的方便與金錢,才會無盡的排放溫室氣體,又被貪婪的政商玩弄經濟又不願受虧損(原本就不應得)的把所有地球人陪葬在他們或無知的我們的貪婪裡。
唯一知曉的是,就算所有地球上的動植物真的在這場大自然角力中倒下,地球也只是病了一場後繼續繞著太阳轉,只是可憐那無辜被我們拖累,別的生物。我們是選擇注定被大自然唾棄的方向,還是關心這發燒了的地球呢?如果你關心地球,我們的家,任何環保努力,都是一分努力。
Sunday, April 1, 2012
幻想作文課(1)
第一課
課鐘鈴響,校園裡人來人往的人潮逐漸散開,學生潮水流回屬於自己的座椅,另一批人從教師辦公室,像已植入任務的工蜂從辦公室湧出,走向以設定好去處的各個教室。
手裡捧著一疊像變了樣的千層巧克力蛋糕般,牛皮紙色的練習簿走進了教室,一聲制式的行禮,服裝一模一樣的一班人站了起來,嘴裡嚷嚷幾聲又坐下。如果這時天上有個天外來客,用某種器材透視整個校園,我想他們一定大感驚訝,這個在鈴聲後放出來的五顏六色的個體,一定有甚麼神秘之處,進入那些小格子後,像起了甚麼刺激作用,讓所有人為他們站起又坐下還發出幾聲沒有生氣的咕噥。畫面一轉,牛皮紙色的本子就像骨牌,似人浪,抑或是水中的漣漪般從第一位碰到本子的同學那裡四散開來。
扶著眼鏡框,從教師辦公室走出來的特務,轉了個身,用手中的馬克筆在白色板子上舞動,背後坐第一排的16號男生,輕輕推了隔壁的5號女生,往前直指,兩人相視一笑,16號男生一邊笑一邊扮演蝴蝶飛呀飛,連第二排的25號男生都注意到了,也開始晃動手臂,看是自已的手臂搖晃的幅度大還是特務的精彩一些。
白色板子上揮舞暫停,後面的嬉笑瞬間結束,眼看板子留了兩個大字,'蘋果'。轉過身子,清了清嗓子,開口第一句話,
'各位同學,在你動筆之前,我要你們動動腦'
'在我們沒有設定任何條件前,你怎樣理解板子上這兩個大字?'
底下騷動聲,彼此對看,3號女生發聲了,
'老師,這不就是蘋果嗎?'
'對呀,老師你當我們是幼稚園?'22號男生發出牢騷
唏噓聲此起彼落,
'那我們換一個條件,如果今天你遇到一個一生都沒有看過蘋果的人,或一個外星人好了,他問你,「甚麼是蘋果?」你要怎麼回答?'
又推一下眼鏡。
2號女生,
'蘋果是種食物,形狀近圓形,但是上下內凹,上端時有枝子,顏色有的紅,有的青。'
15號男生加入討論,
'咬下口感脆脆的,味道很香如果是青的就酸酸的,紅的就甜甜的'
2號女生補充,
'對,這時會看到果肉淡淡的黃白色,把果肉食用後,就剩下蘋果的核,裡邊還有種子。種子小小一顆一顆,褐黑色的'
'很好很好,那我們在換些條件,我要你們想一個句子,裡面要有'蘋果'二字,約25個字,或25個字以內。' 再推了眼鏡一下。
調皮的16號男,
'我希望有一架「蘋果」電腦' 全班笑。
25號男,
'如果「蘋果」沒在牛頓面前掉下,也許地心引力就沒人發現?'
9號女,
'我喜歡「蘋果」味的香精,空氣聞起來都甜甜的。'
1號女,
'亞當的「蘋果」,不是真「蘋果」'
18號男,
'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
14號男,
'我喜歡「蘋果」汁,不愛吃「蘋果」'
9號女,
'「蘋果」給我許多回憶,過世的奶奶總幫我削「蘋果」'
2號女,
'我最喜歡的是富士「蘋果」,是所有「蘋果」種類裡最好吃的'
21號男,
'「蘋果」不便宜。'傻笑
'不錯不錯,同學們,你們都有很好的聯想力,但是你們回過頭來看看,當我一開始甚麼條件都沒有設定時,一個那麼稀松平常的「蘋果」你們不會注意他,你們也可能想'這是甚麼爛問題'當我們近一步看看他,形容他,你就發現這樣普通的「蘋果」進入那麼多層面,都從你們的經驗,記憶,甚至從各個方面,歷史,科學,生活日常,經濟到哲學的各種方面來討論這個東西,他就豐富了起來,他不只是你看到的「蘋果」二字而已。如果我們再跳遠一點,今天來到一個飢荒部落,「蘋果」就完全顛覆你們定義裡的'普通',對一輩子沒有看過,吃過,摸過,甚至聽過的人而言,也許就有別的想象和形容了。接下來一個小時請你們嘗試寫一篇跟「蘋果」有關的文章,題材不限,五百字左右,不超過1千字,用白話文,開始!'
所有身穿同樣單調服裝的人都動起手上的枝幹,只是這次些許不同,有的神態淡定,直盯著桌上的簿子,手動的勤快,像廠房的作業機器,有的搔首長嘆,臉擠成一團,過了一段時間手才動幾下,動了沒多久又仰天發呆,像是在感應來自上天的恩惠甚麼的。特務,在小房裡走動,像在巡視,偶爾停在一人旁邊低頭觀望,大部份時間都坐在前面的位子上,頭像電風扇,動作緩慢的向左右掃射。
忽然一陣鈴聲又起,特務站了起來,
'各位同學,寫完的可以交上來了,沒寫完最遲明天補上,請在下一堂課以前回去想想你最愛吃的食物是甚麼,然後想想一些關於那個食物的細節,至於甚麼細節任由你發揮,我會點一些同學跟我們分享他最愛的食物的點滴,好了下課!'
又一次制式的起立,嚷嚷,坐下,特務走出了小房。
課鐘鈴響,校園裡人來人往的人潮逐漸散開,學生潮水流回屬於自己的座椅,另一批人從教師辦公室,像已植入任務的工蜂從辦公室湧出,走向以設定好去處的各個教室。
手裡捧著一疊像變了樣的千層巧克力蛋糕般,牛皮紙色的練習簿走進了教室,一聲制式的行禮,服裝一模一樣的一班人站了起來,嘴裡嚷嚷幾聲又坐下。如果這時天上有個天外來客,用某種器材透視整個校園,我想他們一定大感驚訝,這個在鈴聲後放出來的五顏六色的個體,一定有甚麼神秘之處,進入那些小格子後,像起了甚麼刺激作用,讓所有人為他們站起又坐下還發出幾聲沒有生氣的咕噥。畫面一轉,牛皮紙色的本子就像骨牌,似人浪,抑或是水中的漣漪般從第一位碰到本子的同學那裡四散開來。
扶著眼鏡框,從教師辦公室走出來的特務,轉了個身,用手中的馬克筆在白色板子上舞動,背後坐第一排的16號男生,輕輕推了隔壁的5號女生,往前直指,兩人相視一笑,16號男生一邊笑一邊扮演蝴蝶飛呀飛,連第二排的25號男生都注意到了,也開始晃動手臂,看是自已的手臂搖晃的幅度大還是特務的精彩一些。
白色板子上揮舞暫停,後面的嬉笑瞬間結束,眼看板子留了兩個大字,'蘋果'。轉過身子,清了清嗓子,開口第一句話,
'各位同學,在你動筆之前,我要你們動動腦'
'在我們沒有設定任何條件前,你怎樣理解板子上這兩個大字?'
底下騷動聲,彼此對看,3號女生發聲了,
'老師,這不就是蘋果嗎?'
'對呀,老師你當我們是幼稚園?'22號男生發出牢騷
唏噓聲此起彼落,
'那我們換一個條件,如果今天你遇到一個一生都沒有看過蘋果的人,或一個外星人好了,他問你,「甚麼是蘋果?」你要怎麼回答?'
又推一下眼鏡。
2號女生,
'蘋果是種食物,形狀近圓形,但是上下內凹,上端時有枝子,顏色有的紅,有的青。'
15號男生加入討論,
'咬下口感脆脆的,味道很香如果是青的就酸酸的,紅的就甜甜的'
2號女生補充,
'對,這時會看到果肉淡淡的黃白色,把果肉食用後,就剩下蘋果的核,裡邊還有種子。種子小小一顆一顆,褐黑色的'
'很好很好,那我們在換些條件,我要你們想一個句子,裡面要有'蘋果'二字,約25個字,或25個字以內。' 再推了眼鏡一下。
調皮的16號男,
'我希望有一架「蘋果」電腦' 全班笑。
25號男,
'如果「蘋果」沒在牛頓面前掉下,也許地心引力就沒人發現?'
9號女,
'我喜歡「蘋果」味的香精,空氣聞起來都甜甜的。'
1號女,
'亞當的「蘋果」,不是真「蘋果」'
18號男,
'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
14號男,
'我喜歡「蘋果」汁,不愛吃「蘋果」'
9號女,
'「蘋果」給我許多回憶,過世的奶奶總幫我削「蘋果」'
2號女,
'我最喜歡的是富士「蘋果」,是所有「蘋果」種類裡最好吃的'
21號男,
'「蘋果」不便宜。'傻笑
'不錯不錯,同學們,你們都有很好的聯想力,但是你們回過頭來看看,當我一開始甚麼條件都沒有設定時,一個那麼稀松平常的「蘋果」你們不會注意他,你們也可能想'這是甚麼爛問題'當我們近一步看看他,形容他,你就發現這樣普通的「蘋果」進入那麼多層面,都從你們的經驗,記憶,甚至從各個方面,歷史,科學,生活日常,經濟到哲學的各種方面來討論這個東西,他就豐富了起來,他不只是你看到的「蘋果」二字而已。如果我們再跳遠一點,今天來到一個飢荒部落,「蘋果」就完全顛覆你們定義裡的'普通',對一輩子沒有看過,吃過,摸過,甚至聽過的人而言,也許就有別的想象和形容了。接下來一個小時請你們嘗試寫一篇跟「蘋果」有關的文章,題材不限,五百字左右,不超過1千字,用白話文,開始!'
所有身穿同樣單調服裝的人都動起手上的枝幹,只是這次些許不同,有的神態淡定,直盯著桌上的簿子,手動的勤快,像廠房的作業機器,有的搔首長嘆,臉擠成一團,過了一段時間手才動幾下,動了沒多久又仰天發呆,像是在感應來自上天的恩惠甚麼的。特務,在小房裡走動,像在巡視,偶爾停在一人旁邊低頭觀望,大部份時間都坐在前面的位子上,頭像電風扇,動作緩慢的向左右掃射。
忽然一陣鈴聲又起,特務站了起來,
'各位同學,寫完的可以交上來了,沒寫完最遲明天補上,請在下一堂課以前回去想想你最愛吃的食物是甚麼,然後想想一些關於那個食物的細節,至於甚麼細節任由你發揮,我會點一些同學跟我們分享他最愛的食物的點滴,好了下課!'
又一次制式的起立,嚷嚷,坐下,特務走出了小房。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