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8, 2012

給章龍炎的一封公開信

相關新聞

2月25日讀了一篇您寫的'王者之辨,自曝其短',也許標題被編輯改動,但我想內容應該都保留了下來。我對您產生了莫大好奇,是怎樣的人會寫出這樣的文章?我注意到你是大馬新聞資訊學院研究員,就稍稍過目了大馬新聞資訊學院的網站,網站的簡介如下:

'大馬新聞資訊學院于1994年創立...致力栽培具有實際才能的大眾傳播與電腦資訊人才,為國家的'健全'發展一份心力。

我特別引號了'健全'二字,我想讀這封信的讀者也想瞭解是怎樣的健全法。

你在文本第一段,取笑林冠英的'講稿',取笑'手上有稿,跟中學生或者大學生的辯論員沒有甚麼兩樣。那您有看過台灣的總統電視辯論嗎?馬英九,蔡英文,宋楚瑜,誰手上沒有稿呢?就算不看台灣的,看美國的吧,歐巴馬,約翰麥肯講臺上沒有稿嗎?難道這些總統辯論是中學生,還是大學生選總統?如在辯論會上全程照稿朗誦,那真是笑話,但眼看蔡林辯論,林冠英只有記錄對方問題,結辯時看了稿子,客觀一點這無傷大雅,難道章龍炎崇拜的蔡細歷在林冠英發言的時候搶話不是顯得更沒有風度和可笑嗎?我們'健全'的研究員的新聞客觀價值就這麼偏袒其中一個政黨?

至於愛護不公平,漠視人權的這位'健全'的研究生出生的您說:

'林冠英說,國陣搞得是兩種族制,把國民區分為'馬來人',和'非馬來人';事實上,聯邦憲法闡明土著和非土著之分,說國陣照成兩種族制是站不住腳的。'

到底誰說誰兩種族制?這一開始不是馬華用現象問題,來恐嚇華人,爾後質問火箭的議題嗎?林冠英的陳訴是反問蔡細歷,你們國陣不就50幾年來用馬來人,和非馬來人的方式統治我們嗎?這不是現實嗎?我們可愛的,'健全'的研究員的邏輯怎能這樣顛倒呢?那你有閱讀你信仰的聯邦憲法第八條嗎?

第一款-人人在法律下皆平等,並在法律下受平等保護。
第二款-除了本憲法所明確允許之外,不得以宗教、種族、血統、出生地或性別等理由,而在任何法律上,或在政府當局的任職與工作上,或在有關財產之獲得、擁有與剝奪相關的法律行政上、或在有關交易、商業、專業、事業與職業的建立與運作上,對公民加以歧視。

然後憲法的153條,就是您說的土著和非土著的憲法。看到這里大家知道憲法是怎樣欺騙我們,怎樣前後矛盾嗎?一面說平等,一面說保護,一面說不得以宗教,種族,血統歧視我們,可又有土著和非土著之分。礙於憲法我們承受了50幾年。當您崇拜的憲法至上時,憲法153條和161a條文指名的土著是誰呢?是可愛親切的馬來同胞,和在東馬的原住民們。好了前幾日您憧憬的阿吉首相公開泰裔同胞也成了土著,我們華裔,印裔算什麼呢?如果那樣崇拜憲法的你是不是要寫篇文章告訴我們的首相他公然違憲呢?因為161a條文里土著不包括泰裔!

我不知您有沒有家人,孩子,房屋汽車,當我們的房屋汽車被固打,學位被固打,社會部分福利被固打時,我們是活該一出世就遭受不平等待遇,只因為我生在華裔家庭裡,印裔家庭裡?當安華身為一個馬來人,能夠說'放下馬來人主權,拿起人民主權' 這不是叫我們活在這國土上也變得有点像人了嗎?

您在批評兩線製時,又很'健全'的取笑台灣,您說:

“但人民能不能因而過好日子,與兩線製沒有關係。台灣的民進黨執政八年,搞政治不搞經濟,結果大家都知道。今年台灣總統選舉,台灣人民不想“烏巴”。兩個陣線輪替,也要看替代的陣線素質。如果兩個同樣的不好,輪替沒有什麼意義。”

那你知道台湾人民為什麼選阿扁嗎?就是厭棄国民党貪腐,那你知道為什麼台灣人又拋棄綠營嗎?也因為唾棄貪腐!您說輪替沒有意思,那你知道馬英九雖然被抨擊不會用人,但他也積極讓國民黨轉型,拒絕貪腐,拋開統獨,省籍的意識形態,開始拼台灣經濟,打造清廉,肅貪,實行溫良恭儉讓,如果兩線製能讓一個原來貪腐的黨因為兩線製而開始注重民生,注重清廉,拋開意識形態不是很好嗎?

我不是支持民聯,我只是希望我們的憲法沒有矛盾,沒有不公,沒有貪腐的政府,沒有種族的意識形態,人民沒有仇恨我們也不用倒退兩百年的黑奴解放誰不是吃nasi lemak, 印度煎餅長大?我愛馬來同胞,我愛印度同胞,我愛馬來西亞!

Sunday, February 26, 2012

稀土的真相

當年1787年瑞典軍人阿倫尼烏斯發現那來歷不明的礦石開始,人類是不是也踏上了不歸路?我們眼看科技一次一次的往前走時,我們懷著夢想偉大的科學家們,擁著對世界的好奇,對真理的探索,為全人類努力時,我們是不是很好的利用那些成果?還是當我們歡喜站在巨人肩旁坐擁成果時,我們也忘了我們留了什麼給未來。

從煉金術,到工業革命,到所有尖端的觸角,我們一直在轉型,從簡單機器,到電動機器,到現在的半導體納米科技,我們越來越喜悅,越來越歡騰,能源也從火,熱力,石油天然氣到核能,越來越先進,那是不是也越來越危險?

當上個世紀還在擔心能源枯竭時,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公式為人類的幸福推了一把,一度科學家認為我們找到了解決方案,找到了取之不盡,且所謂'乾淨'的能源,真是這樣嗎?原本1945年廣島,長崎的原子彈事件本該提醒我們,直到1986年烏克蘭切爾諾貝利和電廠事故,敲響了警鐘,人類發現我們沒有善後的能力,儘管計劃多周密,利益再大,我們不能預設'萬一',我們不能想像'意外'。切爾諾貝利事件比廣島嚴重400倍輻射塵,整個城市廢了,到現在人們只能用石灰隔絕加固防護牆防止輻射塵洩露,那要到什麼時候呢?這是沒有答案的問題。最靠近我們的福島核電問題我想不用多說,那是自文明史以來最嚴重的核災害。我們從報章,新聞就知道多嚴重。

你說稀土沒有核電廠那麼可怕,稀土要安全得多,稀土是必要產品!當我們喊'關閉稀土場,拯救馬來西亞! '的口號時,我們來看看整件事是怎樣的來龍去脈。

舉凡高科技產品,零件,半導體商品,都需要稀土提煉的元素構成,各國爭相較勁高科技的時候,那些自擁稀土但又怕在自己的國土設廠被人民罵得半死(可用得最多稀土的,就是那些會罵人的人民),只好在外國引進便宜又低廉,又不用自己負擔風險的源頭--中國。中國出產稀土的比率佔世界出口總額的九十五巴仙,但21世紀的新興工業,所有高科技零件的內需越來越大時,中國作了策略調整,減縮稀土出口,意圖壟斷稀土市場,西方世界意圖打破中國壟斷的局面,這個重擔落在誰肩上呢?對,你們熟悉的Lynas

Lynas的怪異行徑我想不用多說,澳洲廣大土地,卻要千里迢迢的移駕這個小不隆冬的番薯半島,確實我們這里水資源豐富,可水資源豐富的國家,比比皆是。再怎樣的安全保護措施,我們擔心的不就是那個'萬一','意外'?就算我們真的回絕了Lynas, 那下個不幸的國家是哪裡?也許你不管是哪裡,但我們還是高高興興的運用稀土,你手裡一家愛鳳,他手裡一駕三星,醫院儀器,航空機器,軍隊武器,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哪裡不用稀土?

我們因為高科技賠了全世界,科學家推了理論,政商為了利益,人民為了方便,我們救了關丹,救了自己,下一個廠又會在別國,別處立腳,我們罵政商,政商把責任推給市場,我們繼續罵,卻繼續需求使用,我確實愛惜環境健康,但罪魁禍首不也是在貪圖方便快捷高科技的我們嗎?

關丹我們是要力挺到底,那政府在答應這計劃時,不是需要先給出'萬一','意外'時的的完美解決方案嗎?如果不完美,甚至沒有能力,我們是不可以接受這樣把百姓,環境魚肉的手段的。

結論,'科學家,你要沒發現,不是一了百了? ”,
一,我們回到1787開始再來,
二,你他媽的科學家我們是要怎樣擦質能轉換方程式的屁股?


Wednesday, February 22, 2012

音樂界在大馬的困境

想必大家對近來雲妮休斯頓,鳳飛飛的新聞感到不陌生,那你還記得我國著名男高音陳容嗎?在2011年頭隕落在我國被譽為首席男高音的陳容。如果你還記得他,或曉得他是誰,你多少讀到過,打聽過這第一男高音的事跡。就在男高音隕落不久,男高音生前的摯友女高音卓如燕就撰寫了男高音的經歷,與歌唱界的辛酸。如果大家想探究可搜尋≪歸去,無風也無雨。致陳容弟兄≫一文。裡面談到這位從德國歌劇院一路唱回來的世界級男高音,如何在馬來西亞這塊土地被政黨人士糟蹋,被一些華社組織踐踏,被國家忽視。

那其實你或許沒有注意,在陳容往生前一個月左右,另一位從美國留學歸來學唱百老匯音樂劇的男高音Ian Tan Sui Peng也隕落了, 當然筆者不是要提及多少位隕落的歌唱家,而是感慨我們的社會,國家是怎樣遺忘我們的音樂家們。

也許你知道奧林匹克運動會,你可能不知道合唱界的奧林匹克,由德國 Interkultur組織每兩年在世界各國舉辦的世界合唱比賽,當全世界,各國政府都在搶著辦這場音樂文化盛舉時,我們的馬來西亞有多少民眾知道這文化界的大花?就算不從文化方向考量,從經濟上考量吧!以過往全世界60到90個國家,300到500隊合唱團的紀錄,在兩個星期的時間內,就可以流進上萬人的觀光團隊,酒店業,餐飲業,觀光業瞬間賺錢,還可以用低成本高利潤的賣周邊商品,經濟考量怎麼不行呢?說到這裡,你或許納悶這麼大型的比賽會輪到我們嗎?

2007年,印尼雅加達成功主辦第一屆亞洲合唱賽,2009年,韓國釜山舉辦第二屆,在第三屆以前很榮幸的亞洲合唱賽有意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辦第三屆,該組織想藉著馬來西亞唯一的成員代表合唱指揮蘇姍姍女士,向大馬政府協調,怎知計劃書上交音訊全無。2007年狂熱的歌者合唱團在雅加達獲得現代合唱亞洲冠軍,無人知曉,2010年馬來西亞藝術學院女子合唱團在紹興獲得世界合唱賽女聲組世界冠軍,無人知曉,我們可憐的世界冠軍想向某政治單位申請補助款,卻被反問'你們當中有多少巴仙巫族同胞?'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國油廳交響樂團事件,由於管理問題照成世界頂級音樂家紛紛出逃馬國,有的在樂團裡服務十餘年,在馬國紮根,有的舉家從國外在馬國定居,有的跟團員結緣在馬國生兒育女,有的為馬國培育不少音樂人才,但最近國油CEO 換人後,無故解約了樂團裡極重要的多名頂尖樂手,連外國作家,樂評紛紛譴責馬國對待音樂家的手法,不給與交待的就遣散為我國帶來一流音樂的樂手們,甚至置國際頂尖指揮家的車馬費要其自掏腰包?這種把國內國外音樂家折磨到這種程度的國家,除了馬來西亞?還有哪個不幸的第二國?

星洲27.2.2012

Monday, February 20, 2012

辯論會後的感慨

縱觀大部分報章裡,在星期六的所謂'王對王辯論'這個被聳動下標的辯論會後的評論,無不談所謂的辯論的精彩度,談辯論場內的次序,誰的辯才好,辯論場內的氣氛,馬華怎樣怎樣,火箭怎樣怎樣,誰談了這場辯論的核心價值?誰談了這場辯論所謂'華人何去何從?'後我們真的該何去何從?

甚有不做功課就發表以下文段的筆者:

'作為華基政黨領袖的馬華總會長蔡細歷接納此辯題,願意與檳城首長林冠英正面交鋒,這點站在維護華族、維護黨及黨員的立場,尚能接受和理解。然而,認為兩線制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在論述時也提及辯題邏輯大有問題——現今已是兩種族制,為何還要論變成兩種族制?———的林冠英,何以沒有拒絕就此與現狀自相矛盾議題進行無解的辯論?'

有關心這場辯論會的,看看前後的新聞發佈,記者會後都知道,整個議題,場地,主辦流程,議程都是馬華定的,馬華站在擔心民聯會成兩種族制,以正方的立場,而火箭站在反方,辯護的就是國陣已是兩種族制,而民聯訴求的是兩線制。姑且不談這個議題得恰當性,就算有一點基本的邏輯,一點常識的觀眾都分辨得出正反雙方的立場,而該筆者這樣的言論不符事實,不合邏輯,連最基本發表言論要有基本道德規範,和一點做功課的能力都不付那點責任。不看前後就隨意發表,我們的社會怎麼了,言論自由甚麼時候變胡說八道?

我直言自己不是民聯的支持者,更不是國陣的擁護,我們不是只想從這場辯論,更看清楚兩黨的立場嗎?是要馬華的所謂老婆心態看國陣,有一點斑點皺紋,都要接納,情人心態看民聯,不要貪爽,還是民聯支支吾吾的回避神權問題?是馬華說火箭的空頭支票論,還是林冠英的'你做不好你下台,我做不好我下台?'政權輪替的氣魄?

望我們馬來西亞藉著這歷史性的辯論會,打開我們對政治的敏感度,言論自由且成熟的民主精神,還有對言論負者的態度。最後我更擔心的是,當我們還在為這落後他國些許的政治抬頭欣喜時,我們的政府,媒體,人民卻一點也不擔心,不緊張在不久即將爆發的'歐債危機',比起'種族',我更擔心吃飯問題。

Saturday, February 18, 2012

公开的政治电视辩论冲击

我實在開心,我們的言論自由,政治透明逐漸抬頭,這個公開的辯論,我們樂觀的視其為往後的政治常態,讓人民聆聽不同的意見,讓全民參與自己國家的建設,讓人民對自己的權益有覺醒,有義務。

是因為第一次舉辦公開的政治辯論,所以主辦當局連可笑的'鈴聲'都可以出那樣的差錯,我想丟臉到國際社會去後,希望該單位如果未來還有舉辦的可能性,他們可以參考外國模式,且準備周全,才不會貽笑大方。

進入主題,正反兩方可圈可點,林冠英(反方)的開場呈​​訴令人振奮,把國政腐敗數落一番,把國陣種族分而治之的現實點破,眼看這場辯論的議題'兩線制會不會變成兩種族制',給馬華打了一個響亮的巴掌,在這個馬華自己擬定,自認有力的議題上,馬華自己吃了閉門羹。在這個議題上,馬華指出城鄉差距,指接近大部分城市華人投選民聯,鄉間多數巫族投選國陣,就趨向更多的華人成為在野,巫族成為在朝。對,這是個現象問題,不可否認,但他們可否知道這個現象的原因?他們是否探討如何解決為什麼華人選票流向在野?他們用現象恐嚇華人,卻不是擺脫國陣種族分而治之的現實。

我覺得可笑,兩線製怎麼成為兩種族制呢?我們不是‘三’大民族?還有少數的真土族民族們嗎?如果'兩'種族制,指的是'巫','華',那'印'族,土族們被放到哪裡去了?種族的眼睛被放大到這個地步了嗎?連印族同胞和土族同胞都被透明化了嗎?多可怕的種族主義阿!如果拿開種族的框架,不就只是在這個國家上,在朝的打壓一部分人,這一部分人轉投入在野的,可無奈在朝的看膚色,聽語言,不管他掌權下百姓的需求,我第一,你們第二的施政方式。有哪一個尊重人權的國家是這樣施政的?

但是巧的是這場辯論不是只談兩線,兩種族,也離題的談政績,談醜聞,談對方政黨間互相拉扯的關係,我想國陣間那些50年的舊聞,沒有人會願意繼續聽下去。倒是很想听聽林冠英談與回教黨的見解,可一一避開了,只留下一些嫌疑,類似各黨原本就有自己的訴求,迴避了蔡細歷咄咄逼人的神權問題,讓人民冷靜思考判斷,選擇,因為民聯沒有在這個事情上有表態。我想與回教黨有關的問題林冠英都一一跳過。這實在是失分很多。

總結,兩線製是理想,也是各國政治不可避免的趨勢。林冠英提到'我們就是要政權輪替,你做不好就下台,我做不好我下台' 這不是很有氣魄嗎?我不是國陣的信徒,也不是民聯的支持者,那作為人民是要接受這50幾年一成不變還每況愈下的未來,還是不確定的新'希望'?如果政黨輪替何樂不為?

南洋25.2.2012

Tuesday, February 14, 2012

KFC打人事件的再省思

相關新聞
報紙一翻翻,就看見這篇≪KFC打人事件的省思≫,該筆者不談對錯的,來與讀者談現象問題,談種族之間可笑的,病態的,現實的,醜陋的問題。

固然,種族之間幼稚的話題,被政治炒作,被媒體炒作,被人民炒作,巫族以巫族利益為本,華族以華族利益為本,印族以印族利益為本,但是有多少人跳出來譴責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的政府?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的教育?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的言論和頭腦?

那回來,KFC打人事件真的是種族問題嗎?如果記者會上被打者的言論可以做基準的話(以肇事者沒有公開反駁為假定),被打者的訴求,1)KFC本為'快' 餐店,卻淪落為'慢'餐店的讓客人白等45分鐘以上。 2)已經付款,卻沒有貨物兌現 3)服務業怎能不虛心接受投訴?而且顧客是基於前兩點來追問,就算態度再差,先錯于前的服務業怎能大剌剌的回嗆'自己回家煮啦!' 4) 業者當時有沒有聰明的退款道歉了事?5)而且動手打人就是不對,儘管對方出言不遜,這不是連小學生都知道的道理嗎?

我沒有看見任何種族課題夾雜在這裡,為甚麼我們的社會儼然的把它當作種族課題呢?連≪KFC打人事件的省思≫ 筆者只看見種族課題嗎?

--"如果這起KFC員工打人事件,是華人打華人,抑或是馬來人打馬來人,筆者敢保證這起事件絕不可能引起這麼大的迴響。"

--"就只因為打人者是馬來人,被打者是華人,才成為這起事件唯一的爆發點,如果角色調換過來的話,恐怕後果會更加不堪設想。"

我們的社會價值被扭曲到,服務業的怠慢需要被忽視,消費者權益要被忽視,沒有投訴自由,連打人的對錯,都可以因為'被打者沒有甚麼受甚麼傷' 而被忽視,試問,我們的政府,試問,我們的媒體,試問,我們的社會,當這樣扭曲的新聞,這樣扭曲的價值,在您的小孩面前播放,在您的小孩面前被閱讀,他學 到'打人不用到別人重傷就可以','不同民族,就炒作一下,我打人就沒有人管我對錯','我的消費者權益,是可以白等的,服務業沒有錯','我貨不兌現, 不能吭聲','我不能投訴,會被打'。這些是我們要的嗎?簡單的對錯價值,在種族問題間就如夢幻泡影嗎?KFC的省思就不談到原則問題嗎?

我們難道需要黑奴解放的革命嗎?我們難道要藍綠問題嗎?我們要的不就是多一點社會價值?

星洲17.2.2012

我的Valentine

如果明天是一個必要的情人節,那讓我和這個地球談一場戀愛,他四十六億年前誕生,他孕育了各從其類的生命,水里的魚需要他,陸上的動植物需要他,空中的鳥兒們也需要他,連最不要臉的人類也需要他,不要臉三個字弄痛了他,因為他也愛我們。

可人類利用他,不管他的死活,不管其他物種的死活,就為了會腐朽的名利,享樂,各種方便,自私自立的壓榨他,掏空他的資源,把石油,天然氣,各種礦物,製造了會腐朽的,也造了不會腐朽的垃圾,就算你說我沒有享受名利,我沒有愛慕虛榮,我沒有破壞環境,不你錯了,當你購物多拿一個塑料袋,當你打包一個保利龍的便當,當你乘搭汽車,飛機,當你多吃一口肉。

很遺憾的,我們週而復始的成了謀殺整個地球的歷史幫兇,也許只有那些原始部落的人才夠資格說,'我可不是犯罪者'。也許你沒有選擇的只能搭巴士,搭飛機,這些只好求上天快點刺激那些科學家,工程師的大腦快快尋找解決的方案。那我們能做的是甚麼?對,購物袋!對,自備便當盒。對少吃一口肉!甚麼?肉??

你心想,又是那些極端的素食主義宣言… 慢着,如果你知道全球暖化的课题,你知道废气,你会想到工厂,你会想到交通工具,那你知道全球交通工具废气排放的总量占了16%,只排了第二名,那你知道第一名嗎?沒錯,就是跟肉有關的畜牧業。畜牧業排放的廢氣不只是二氧化碳,是甲烷。這裡就不做科學解釋,而且因為畜牧業,人類的40%的農糧不是自己吃,是給牛,豬,羊,雞鴨吃的。所以又要開發樹林,大片的森林就這樣沒有,而且另一邊箱,人類因為貪婪的需求集中牧養,又製造了甲烷氣體。

報道說只要所有美國人一天不吃肉,就省了上千萬趟飛機的排氣,上千萬的汽車,或是一年全國不開燈。只是一餐不吃,就有這樣的果效,那多吃一餐是多可怕。而且僅僅是美國人。

如果我戀愛了,我跟地球先生\小姐的約會很浪漫,我不打包保利龍,我少一天肉。
我不用甜言蜜語,不用鑽石。你想好你的約會內容了嗎?你想好你明天的情人節'套餐'嗎?

單身的你們願不願意跟我多角戀的與地球談一場戀愛呢?